查看原文
其他

各大地产“适老化”住宅,这样做完美了……

医疗养老就关注→ 常青藤会客室 2023-03-08

写在前面:微信版本又更新,看着自己付出非常多辛苦的劳动成果被淹没在杂乱的消息列表中,小编们表示好心碎。在这里真诚的邀请各位加上星标或置顶,具体操作很简单,只要三步:①点击本文左上角“常青藤会客室”——②右上角“. . .”——③选择置顶(安卓)或星标(苹果)。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

只要你在文章底部留言

邀请朋友给留言点赞

只要您有9个

即可获得奖品

注意是给您的留言点赞

不是给文章点赞哦!

送完即止


文章来源:搜狐精选


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正在加速加深。


2020年,老年人口预计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2025年,六十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成为超老年型国家。


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占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中国人口基数决定了老龄人口规模十分巨大。


随着老年人数量的不断增加,老年人需要更多的适合养老、医疗以及精神赡养等功能的居住生活场所,老年人对于满足需求的房产需求和购买力是巨大的,因此,适老化设计是养老地产重要环节。



老年人居家痛点:

• 视力弱化;

• 骨骼、肌肉能力弱化,不能久站久坐;

• 反应变慢,容易摔跤;

• 应对意外能力弱,独自在家容易发生意外;

......


针对这些问题,各大地产给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



我们看看各大地产如何将适老化设计成为住宅的“标配”?


1

居家空间细节

均考虑老人的需求


现代家庭中,老人居住的舒适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家庭的幸福程度,居住环境是否适合老人?功能能否满足老人的各种空间?


旭辉从入户门、房门尺寸、屋内主要的活动空间、柜子开合、操作空间等多个维度,都考虑了轮椅的回转半径与活动空间,主要的活动空间保证轮椅90°或360°旋转半径。坐着轮椅也可以畅行无阻。如下图所示:



一旦出现意外,房屋主要通道的宽度能容纳担架通过,医务人员能快速进入客厅、厨房、卧室及卫生间进行救援,避免搬运,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融创对于老人和小孩,换鞋蹲下来很不方便,以前的换鞋凳不好收纳,或做成折叠式,这样用完还要叠起来收好,做成抽拉式换鞋凳,不用时可隐藏,使用时拉出即可。



老人在居家生活中的第一要务永远是安全。步伐较慢、视力受阻,老人有时会看不清家中地面的高低差从而发生摔倒等不安全事故。


旭辉对入户门、厨房门、卫生间门、阳台门进行内外无高差设计,避免老人被门槛绊倒,老人即使坐轮椅也方便进出。


如下图所示:


中国铁建地产华中区域公司从种种细节入手,满足老人在居家生活中的种种需求,给家,增添一些温度。



做的无高差地面&防滑地面,坡度门槛石工法及防滑地面设计,有效确保了老人居家生活的安全,减少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发生。

旭辉厨房的操作台,能变成可移动座椅,在保留收纳作用的同时,可以让老人坐着做饭,避免长期站立弯腰。


如下图所示:



3

老人套房设计

满足全生命周期需求



适老化设计的两个核心,一个是安全,一个是方便。


老年人年纪越大,心思越敏感,担心给孩子添麻烦,担心被嫌弃,对于很多三代同堂的家庭来说,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给老人带来的心理压力,比身体上的不便更烦恼。


但是由于身体原因,又不得不需要照顾,所以真正的适老设计,必须要考虑到这些同居生活的痛点。


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单主卧的设计已经跟不上人居诉求的发展脚步了,而双主卧套间以其对家庭成员,尤其是长者生活质量的尊重,正日益成为大户型时代人居的主流趋势。


在西安中铁建西派时代,建筑面积约165㎡/185㎡户型均配备双主卧套间,实现主卧、卫生间、衣物收纳的完美结合,从此让父母告别“客方式”的生活空间,真正成为一家之主。


西派时代建筑面积约188㎡户型示意图


为老人提供了独立、舒适、安全的居住空间,老人房做了套间设计,且靠近出入口,屋内一切的安全和便捷皆为家中老人而设,同时还能照顾到老人的尊严、隐私和自由。


约20㎡的老人套房,卧室进深高达3.7米,不仅能够摆得下床和床头柜,还能再放一组衣柜,解决收纳空间不够的问题。


老人房布局方案示意图


① 一个老人独居:一张1.5m床+床头柜+小书桌+衣柜;

② 两个老人合住一张床:一张1.8m床+两个床头柜+衣柜;

③ 两个老人分床住:两张单人床+中间一个床头柜+衣柜;


西安中铁建西派时代约188㎡老人房 实景图


保利江苏联合上海柏涛,依托1:1实体推演的户型产品实验室--“万试如意”,仅4个小时,即可完成真实场景的搭建,实现户型设计工具的完美升级。


老人房空间的创新推演:


老人起居室南向布置,为使老人能够获得充足的日照,方便老人种花植草,阳台/飘窗是不可少的


融创的老人房考虑了双床设计,每天一大早就起床遛弯儿买早点的爷爷再也不用担心会不小心弄醒奶奶了。


融创老人套房整体空间

门口考虑有两件套的卫生间,外面的移门关上,就成了老人套房,极大了的方便了老人晚上去卫生间的需求。


融创老人房布置图

舒适的尺度不只是“大”字,而是能包含居住者一点一滴的生活真实需要。


户型的设计,其实重点不在空间布局的变化,而在于细节对于各个年龄段需求的照顾。


全生命周期户型要把握多个人生阶段的空间使用需求,把握不准需求,墙拆的再灵活也只能是“零生命周期”。


4

专为老人设计卫生间



卫浴对老人的关怀,体现在细节当中。考虑到卫浴过程中频繁蹲坐起身,对于老人的安全威胁更大,因此中国铁建地产华中区域公司从细节入手,保卫老人的卫浴安全。


西派时代的人性化老人卫浴间:

约168㎡老人房卫生间 实景图


•  折叠座椅可以让老人在自己的卫浴室坐着淋浴不再担心湿地跌倒;


•  可借力的马桶扶手为老人与行动不便的家人提供便利;
•  做到了防滑地面有效降低老人卫浴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



旭辉的卫生间是三分离,并且在马桶和淋浴房都设置了扶手、座椅,帮助老人生活尽量自理,最大程度避免尴尬。


如下图所示:



私密生活无需尴尬求助于人,细节之处体现对老人生活的重视。

融创老人卫生间设计的时候会考虑预留上下水点位,方便不同的家庭根据自己的需求确定它的功能。

老人房卫生间调整示意图




5

专为老人设计

加了各种自动化设施



旭辉的适老房,配备了智能晾衣架、智能油烟机,打开灶具,油烟机会自动打开;洗衣完成,晾衣架会自动降下。柜也能自动触摸升降,最大程度减少老人的生活负担。开关灯这样的小事情,再也不用麻烦,灯随人动。



出现意外紧急响应,旭辉给适老房在卫生间和卧室都设置了紧急呼叫,绳索延长至地面,老人即使倒在地上也可以拉到。


更先进的产品,如果老人平常进入一个空间,很久没有活动,也会自动报警。



警报拉响后,家人手机会瞬间收到报警提示,家人可通过手机一次性授权给物业入户密码,即使子女不在家,也可通知物业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进门抢救老人。


而且事故发生所在地的房间门口会自动进行灯光闪烁,通知救援人员,缩短救援时间,最大程度保障老人安全。


中铁建西派时代,设置了比如床头集中控制系统、床头设置紧急按钮、走廊及卫生间设置感光小夜灯等等。


西派时代样板间实景图


随着二胎、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加上中年人工作节奏的日益加快,一个家庭是否和谐美满的重要指标,更是让老人老有所养,让孩子得到充分照料的理想选择。


六问中国养老地产!

第一问:养老地产应该是什么?

业界对于养老地产有“真养老”和“假养老”之分,区分起来也很容易,只要开发商持有一部分跟养老相关的物业或者配套,以后用来经营,服务于老年人,这个项目就算是“真养老”的项目,比如北京太阳城,太申祥和山庄,泰康燕园,上海的亲和源等;只要是统统销售、完全没有持有物业的项目,就被业内称为“假养老”项目,即使这个项目可能主打的是养老概念,实际入住的也是老人,这也称不上是一个真正的养老项目。因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这种项目不能够为老人提供所需要的专门服务,不能满足老人在身体衰老之后产生的护理需求和医疗需求

实际上,养老地产的核心价值是为老人提供持续的服务,而不是销售房产,所以最为理想的状态是依靠各种服务作为主要和持续的盈利收入,地产销售仅仅是在早期起到支撑项目开发的作用,中后期依靠品牌输出和服务输出来盈利。


养老地产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好的,但是仅仅能够销售房产的养老地产项目前景并不好。只有房产没有服务的项目,市场很难一直买单。


坦率说,“养老地产”这个词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就像“产业地产”“旅游地产”“商业地产”一样,是一种大的类别概念。在我看来,其中实际上包含了三种性质不同的项目类型:


第一种是带有养老概念的住宅社区,是卖给养老客户的房地产项目,其主要的价值还是建立在物业和配套的硬件价值上,针对老人的软性服务价值的比例很低,例如诸多地产开发企业开发的养老社区。


第二种是为需要专业或者长期照护的老人提供服务的经营性养老机构,完全持有经营,不销售物业,例如北京的汇晨老年公寓,爱暮家老年公寓等。

北京的汇晨老年公寓·游泳池


第三种是带有健康诊疗功能的医养型养老社区,这类社区跟医疗机构紧密关联,具有某种医疗功能,例如北京的太申祥和山庄。


环境资源是基础,养老地产需要有较为优质的自然资源条件作为基础,提供老人良好的生活环境;物业是载体,养老地产的重点是“养老”而非“地产”,“地产物业”是提供养老服务的平台和载体;医疗资源是驱动,养老地产必备的是完善的医疗资源配套,这是让老年人放心购置和使用物业的基本保证,也是区别于传统住宅开发的基本特征;持续服务是核心,为老人提供持续的养老服务是养老地产真正的核心价值。


第二问:境外有哪些不同的养老模式?

世联接触过的养老机构有欧洲、美国、日本、台湾的,说到不同国家和区域的模式,大的方面来看,美国的养老模式是大规模项目开发,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程度高,市场细分清晰,是国内开发企业倾向于学习的模式,从很多的项目都叫“太阳城”、“凤凰城”就能够看出来。


但是,美国模式由于市场化程度高,专业分工清晰明确,这又是市场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很难直接仿效的。例如,在美国各个开发环节能够用高水平的专业公司来分工完成,投资方很多是专业的医疗/养老reits,开发方有专业的养老社区开发商,运营有专业的运营服务商等,专业的团队做专业的事,风险最小化,收益最大化;反观国内,养老市场刚刚起步,各个环节的专业力量还不够,所有问题都得开发企业一身承担,风险很高,压力很大。


另外,美国模式还有一个文化差异性,这导致了美国人能够接受的养老方式而中国人却不能接受,最典型的就是中国老人不能接受远离家人,完全在一个老人社区中的养老方式。所以我们说目前中国直接学美国模式会有问题。不过,美国的专业化市场分工的模式肯定是大势所趋,现在我们的客户中已经有人在尝试“险资出资并持有+开发企业代建+专业养老运营服务商代营”的模式了,跟美国的模式很类似了。这可能也是未来国内养老项目开发模式的可行方式之一。


另外,随着对欧美运营企业的了解越多,我们还发现欧美模式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昂贵”(运营成本高昂),搬到国内之后基本上只能针对小众人群提供服务,与国内“未富先老”的现实国情错位,一部分外资养老项目不佳的入住情况也反应出这个现实问题。

巴登诺伊纳——现代化著名疗养城市


老Q考察的近8000人入住的德国‘augustinum’养老院


日本的养老项目主要特点是“小而精”,精细化运营为主要特点。日本的政策环境和土地、金融政策与国内相差很大,国内更多是学习日本的精细化管理、专业化的物业设计和人性化服务,采购和使用日本的各种专业老年设备和器具等,但是直接学习日本的模式很不现实。例如,有一个国内的项目请了日本的设计师设计老年公寓的户型,结果日本设计师设计的户型面积是18平米,这个尺度在国内市场上根本不被人接受。还有一次在一个中日养老论坛上,有国内的开发企业拿着7平方公里的项目请教日本的一群养老专家的开发意见,日本专家们都傻眼了,因为他们对这么大规模的项目完全没有概念。


台湾的养老模式结合了西方和东方的一些特点,有清楚的市场细分,也有非常人性化和精细化的服务经验,但是台湾对于养老这一块的政府监管非常严格,养老项目并不能完全的市场化。台湾的老龄化开始的时间比日本晚,但是比大陆早了很多年,所以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同时又因为一衣带水、文化同源的关系,这些标准和经验都可以被国内企业直接借鉴和复制,有利于行业的成熟和进步(与国外的养老运营企业交流中,发现语言沟通和概念理解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很多复杂信息比较难沟通清楚,“鸡同鸭讲”般的情况屡屡出现)。


第三问:中国式养老有什么独特之处?

既然国外的模式不能搞简单化的“拿来主义”,而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模式”,那么所谓的“中国国情”都有哪些呢?


国情一:以“家”为核,先家庭,再自己


中国人以家为核心,先家庭,再自己,在家族面前,实际上没有太多个性。在中国人的家庭中,每个人首先是整体中的一员,其次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父亲首先是孩子的父亲,其次才是妻子的丈夫,最后才会作回自己。中国人对于家庭尤其是对于孩子,都拥有一种极为彻底的奉献精神。中国老人的幸福是与儿孙子女的生活关联在一起的,“儿孙满堂”是老人晚年最大的风景。


然而西方人的家庭观念正相反,家庭成员个体的独立性非常强,他们先是有个体而后再组成家庭。在这个家庭中,父亲首先是自己,其次才是妻子的丈夫,然后才是孩子的父亲,所以,他们都会优先保证自己的生活品质,然后才决定对孩子的养育付出和教育付出。在西方老人的眼里,儿孙满堂不是最主要的风景,对他们而言,自己那种旅行、度假、钓鱼、打猎、远足、园艺等等有趣的老年生活才是主要的晚年风景。他们可以接受许多老年人聚居的模式,而并不一定要聚在儿孙满堂的大家庭,因为对于大多数西方人来说,这个大家庭是并不存在的。


这种关于“家”的巨大文化心理差异是导致很多国外养老模式在国内水土不服的根本原因。


国情二:制度环境太“初级”


国内发展养老地产的制度环境主要体现在土地制度、政策制度、金融制度三大方面。目前这三方面制度的建设才刚刚开始,政策环境远未成熟。关于养老的土地供给制度实际上非常的模糊,导致养老物业的市场供给一直没有明确的标准和数量统计,养老综合用地的供给今年才刚刚在北京尝试,各地虽有效仿,但是步伐依然比较缓慢。

国内关于养老的社会保障制度,一直缺少长效的顶层制度设计;美国有401K养老计划,台湾有全民健保制度,日本有介护保险制度,都对推动养老行业的迅速发展起到关键作用。据中国老龄委相关负责人在某论坛上透露,有关部门短期内尚不会出台相关制度。


国内的融资环境不佳,主流的融资渠道均为高息短贷、短债长投,对于养老这类投资周期长,利润水平较低的行业,一般的金融机构兴趣缺乏。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逼得开发企业必须要用各类快速回现的方式满足项目的资金需求,卖房、卖高额会员卡以图快速回现几乎成为企业们的标准动作。


国情三:“未富先老”与“未老先衰”


世界范围看,德国、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时,人均GDP在1-3万美元之间,而我国刚超过5500美元,差别甚大;我国现有养老制度仅局限于城镇,只能顾及全国1/4的老年人口,养老金也很少;退休年龄人口与就业人员之比目前为1:6,到本世纪中可能变为1:2,养老金存在巨额隐性缺口。“未富先老”已经是既成现实,绝大多数老人的支付力是有限的,精打细算和消费理性是老人消费的特点;企业如果一味定位高端,很快就会发现市场存在价格的天花板,后续项目经营会非常困难;降低支付门槛,创新支付方式,是养老项目普遍待解的课题。


早些年国内的医疗水平和保健意识还较低较弱,加上近年来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等问题,绝大部分的老年人的身体都存在某些机能不佳或慢性病,“未老先衰”意味着老人的身体健康维持、康复、治疗等需求是真正的刚性需求,而现在绝大部分的养老地产项目都定位于“健康高端老人”,与真正的市场需求实际上已经错位。

第四问:谁能做养老地产?

并不是任何企业都适合做养老地产,能从事养老地产开发的企业须具备四大前提条件:


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养老是一个一旦进入就很难退出的行业,老人一旦入住你的项目,就不可能中途退出,甩手不管,每一位老人都是一份社会责任;


要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

养老住宅属于高成本投入型物业和长期持有型物业,对资金的占用周期长,不易短期套现,对企业的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要求更高;


要有持有物业经营经验或能力

养老物业是一种经营性物业,其被购买是因为其服务价值,而非传统住宅的空间使用或物业升值的价值,因此开发企业需要有长期经营的意识和持续提供服务的能力。曾经做过持有经营性物业的企业比较能理解养老物业的这种经营属性;


能有效整合医疗健康行业资源

养老地产的基础驱动是医疗资源配套,而医院必须有专门的医疗机构管理运营,因此开发企业需要有医疗健康行业资源的整合能力。医疗行业资源对于开发企业来说绝对是大跨界的领域,没有一定的特殊渠道很难短时间内整合到医疗资源;


目前养老地产领域的进入者主要有四大类:


金融机构

进入养老的金融机构又可以细分为两类:聚焦养老的投资机构(如复星集团的上海星堡中环养老社区,国开行与北京康联医药合作投资);保险机构(泰康人寿的北京泰康燕园;平安集团的桐乡养老综合社区项目;合众保险的武汉合众健康社区)。金融机构具有资金优势和整合政策的优势。


传统地产开发商

例如,万科的杭州良渚文化村随缘嘉树;绿城的乌镇雅园;保利的嘉兴西塘越;远洋的北京椿萱茂。传统地产商的优势在于擅长项目开发和市场营销。


跨界运营商

例如,大仁健康管理机构的北京龙庆峡温泉度假山庄。跨界运营商的优势在于项目的后期运营的特色化和持续性。


多元化经营的大型国企、央企

例如,中信集团、首创集团、首开股份、北京控股集团等。国企、央企的优势在于掌握优质土地资源和物业资源,以及整合政策资源。


第五问:哪些城市适合做养老地产

从我们对不同城市的调研情况看,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能够做养老地产的。实际上有四类城市更有条件做养老项目:


第一类是经济发达的高龄化城市

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代表,这类城市中的老人数量众多,观念先进,有很好的财富积累,大多因为地产的上涨而身家数百万,完全有能力通过变卖现有房产或者租赁房产,获得足够的资金入住专门的养老项目。


第二类是宜居型的经济发达移民城市

以成都、青岛、杭州、大连等城市为代表,甚至深圳也是这样的城市,因为这样的城市有具备高支付力的子女,老人过来以后能够帮子女带小孩,或者是接受子女的照料,享受优良环境和城市便利,合家团圆是根本的驱动力。不过现在这些城市的房价涨幅很快,虽然有团聚的意愿,但是要通过买房把老人迁居过来阻力越来越大,这类城市的养老地产就需要有商业模式上的突破,例如租赁型的老年公寓可能就会非常有市场。


第三类是一些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非常强势的全国目的地型城市

例如海南、云南的一些城市,受旅游娱乐因素驱动形成短期度假居住。这类城市虽然环境非常好,但是由于医疗、护理等核心资源跟不上,只适合于健康低龄老人,因此这类市场属于短期使用和阶段性居住,不见得是一个长期可持续的养老市场,更加适合做养生主题的开发。当然,这也要再用一段时间来检验。这种市场的特殊性,也决定了需要有创新的商业模式,而不能仅仅用传统的销售方式卖养老物业。


第四类是大城市周边的优美小镇

这类小镇以其强势环境资源和文化同源的驱动吸引本地和周边地缘城市群客户过来养老居住。例如乌镇、宜兴、嘉兴等。这类小镇型城市文化与周边城市相同,没有饮食、语言、习俗上的差异,与大城市交通方便,加上环境优美,生活成本低,非常适合老人身心的健康保持和慢病康复。


这四类城市的养老客户需求特点不同,打造的养老地产模式也是不一样的,并不能照搬照套。


第六问:养老地产可以怎么做?

我国养老地产的各种开发模式都在探讨,有专业养老院模式的,有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有老年社区模式,有养老综合体模式,有老年大学模式等等。世联在很多项目的方案基础之上,总结出三种比较符合国内地产开发的模式,分别是“隔代亲情社区模式”、“会员制医养综合体模式”和“养生目的地模式”,可作为养老地产项目前期判断其适合的发展方向的“参考原型”。


开发模式一:隔代亲情社区


这种开发模式打造的是一种适老化的生活社区,适合在城市外围区域开发(直接受城市公共交通辐射),开发规模约500~600亩较为适宜。开发企业需要自持少量养老物业用于经营,依靠其他物业的销售来盈利。整个社区是年轻人群与健康老人混合居住,并不是仅仅针对老年人的社区。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多方面的,例如,少量持有+大量销售的模式即可以让企业能够持续开发,又是市场认可和能够买单的模式;年轻人+老人的混合居住可以减低老人的孤独心理,整个社区中的老人组团“分隔而不分离”,子女与父母既能够相互照顾,又能避免生活习惯的相互干扰,整个社区即有年轻活力又有安宁安详的居住氛围,非常符合中国人的“家文化”传统,市场接受度很高。


开发模式二:会员制医养综合体


这种开发模式打造的是一种专业化的养老机构,需要依托城市的医疗资源,适合在城市区域内开发。此种模式必然是全部持有物业,不能销售产权,项目的占地规模不能太大(<200亩),针对的客户是较为高龄的老人或者慢病老人,需要提供专业护理服务。


开发模式三:养生目的地

这一模式打造的是一种旅游+养生+养老的主题社区,是“强养生弱养老”的功能定位。此类项目的区位一般比较远,距离主城区的车程在半小时到1个半小时不等,自然资源一般较优良,地块规模较大(>1000亩),但是配套条件非常不足。这种模式针对的主要客户并不是老人,而是高保健意识的中高端家庭。之所以称之为“养生目的地”是因为开发企业必须持有一定规模的养生主题设施来保证项目对目标客户的吸引力,形成目的地以克服距离问题。此模式依靠物业销售、会员服务销售和持有设施的经营来盈利。


更多推荐

北京解困独居老人养老难题:“养老床位”搬进家,可实时监测

各类型土地开发养老项目的报批流程!(实用干货)

康养产业“五辆马车”:“政策是爹、市场是娘、文化是头,模式是脚,专业队伍是后盾”。

超2.5亿老年人都在如何养老?

疫情下养老机构的困境:成本上涨 收入缩减20% 指望疫情补贴“续命”

如何让老龄社会治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专家学者、律师这样说
       

您的分享   价值连城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公众号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公众号合作,交流,咨询

请联系以下电话微信同号

 18016247306

加不进的朋友可以微信:

lexstone

记得复制暗号:

佛教安养院
我们欢迎您和您的小伙伴的加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